MCPLive > 杂志文章 > 触摸海量存储的技术之光

触摸海量存储的技术之光

2010-08-31GF10X《微型计算机》2010年8月上

硬盘(以下特指机械硬盘)作为电脑中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,容量和速度一直备受瞩目。在采用了垂直记录技术以后,硬盘的单碟容量从100GB左右飞速发展到600GB。不过随着硬盘磁记录单元体积的进一步缩小和超顺磁效应的出现,硬盘的容量发展遇到了瓶颈。硬盘的重要参数之一,每平方英寸数据密度的上升空间越来越有限了。

每平方英寸数据密度和硬盘容量的提升、硬盘继续维持较高的容量/价格比,以及硬盘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都息息相关。首先,每平方英寸数据密度能够影响到3.5英寸和2.5英寸硬盘的大数据存储容量。简而言之,如果你想买到3.5英寸的10TB硬盘,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的提高每平方英寸的数据密度。

其次,硬盘的价格和容量有关系,但从生产角度来看,每个硬盘内的磁盘数量是决定硬盘成本主要的因素,如果能用更少的盘片存储更多的数据,那么硬盘的容量/价格比将会持续上升。我们可以看到,在单碟160GB时代,160GB硬盘售价是300多元,在单碟500GB技术普及以后,500GB硬盘的售价也在300元左右。此时的容量/价格比相比之前上升了很多,未来还会维持这种上升态势。

第三,硬盘的内部传输速度和硬盘的每平方英寸数据密度相关。所谓内部传输速度,是指在理想状态下,硬盘将数据从磁盘上持续地转移到数据I/O接口的能力。如果每平方英寸的数据密度越高,磁盘在同样的转速下旋转时磁头得到的数据就越多,可以显而易见地提高内部传输速度。现在,大部分的问题都指向一点—每平方英寸的数据密度。为了温彻斯特硬盘的持续性发展,科学家们需要尽可能地提高硬盘的每平方英寸数据密度。

本文导航

分享到:

用户评论

用户名:

密码: